孩子塑造感恩之心,从家庭教育开始

在孩子成长的旅程中,家庭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孩子如同一张白纸,父母的言行举止,不仅为他们描绘了世界的轮廓,更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。感恩,作为一种核心的美德,需要从小培养。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家庭教育,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,并分析父母行为对孩子感恩观念形成的影响。

孩子认识肤浅,判断能力差,缺乏独立性,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。在他们眼里,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,认为父母做的,他就能做;父母怎样做,他就应该怎样做。因此,孩子的行为是父母行为的反映。

父母:孩子的榜样

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,父母的一言一行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。如果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乏“学”的对象,那又怎么能使他们学会‘感恩’呢?即便他们初具‘感恩’意识,最终也将被成人社会知恩不报的歪风所泯灭。

建议一:父母自身的高尚情操是最好的感恩教育

父母应当从大处着眼,小处着手,言传身教,率先垂范。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,而孩子偏偏又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,在日常生活中,大人们的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,也许就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建议二:身为家长,首先要孝敬父母

中国有句俗话:“有其父必有其子,有其母必有其女。”孩子的情感、是非、好坏、善恶和美丑观念都是在家庭教育的耳濡目染中逐渐形成的。父母在对孩子的感恩之心教育中,自己首先要知道感恩,要做到感恩。

建议三: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

父母的言谈举止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。因此,感恩更容易在家庭中传递,传递的其实也就是父母的所作所为。在孩子面前,千万不要诋毁别人的善意,也千万别说类似的话:“看你表妹送的圣诞礼物,都是她自己做的,连一毛钱也舍不得花!”

建议四:为孩子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园

家庭是孩子心灵的港湾,家庭因素的潜移默化对孩子的心灵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作为父母,在家庭中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氛围,为孩子树立榜样。

建议五:坚持做到“教育孩子,首先教育自己”

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,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要首先不做,真正把”说教”变成“身教”,在潜移默化中,孩子的感恩心必定能逐渐培养起来。

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父母只有以身作则、言传身教,才能通过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、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,这是感恩之心形成的感情基础和重要保证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13su.com/xinwen/hangye/2082.html

上一篇 2024 年 6 月 20 日 上午8:52
下一篇 2024 年 6 月 20 日 下午1:13

相关推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