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对父母,为了鼓励孩子刻苦学习,制定出了一套奖励制度:只要孩子平时小考成绩在90分以上,或者在班上排名前十,那么在周末的两天里,都可以玩手机;如果能够考上重点中学,就可以奖励孩子一部新手机。父母的这一招,刚开始还真管用,孩子在学习上比以前用功了,而且每次放学回家,都是主动温习功课、写作业。但好景不长,没过多长时间,孩子就明显出现厌倦学习的情绪,父母只好提高奖励,并怀着“重赏之下,必有勇夫”的心态,期待着孩子能够更加刻苦地学习,但最终他们还是失望了。
虽然,这对父母的困惑我们可以理解,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行为上,确实已经陷入了一种误区。这种动辄给孩子物质奖励的方法,往往会导致孩子只对奖品本身感兴趣,而缺乏对被奖行为的兴趣,甚至导致孩子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,进而发展到把学习作为交换奖品的筹码。
那么,怎样的奖励才更适合孩子呢?
- 以精神奖励为主 对孩子的奖励应以精神奖励为主,主要表现为表扬、赞许、点头、微笑、亲昵等,这些都能达到鼓励、奖赏孩子的目的。当然,也可以把物质奖励作为一种辅助,但主要是给孩子赠送书籍、衣物、玩具、学习用品以及外出旅游的机会,切记,慎用金钱对孩子进行奖励。
- 要把握奖励时机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,父母的奖励要及时,否则就会使奖励失去效力。因为孩子的兴奋来得快,去得也快,不要等时过境迁再奖励,那个时候孩子可能已经忘记自己什么事情做得对,或者什么事情做得让父母满意了,奖励的目的也因此无法达到。
- 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 由于孩子对新鲜事物永远充满好奇心,对已有的东西会很快失去兴趣,因此,经常更换奖励办法可以使奖励更有效。对孩子有吸引力的奖励方法,可以强化孩子的好习惯。例如,只要孩子能做到放学后先做完作业再玩,就可以奖励他多玩30分钟,这样,孩子就会慢慢养成放学后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。
- 辩证奖励法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,因此,父母对孩子不能只奖不罚,也不能只罚不奖,而是要做到奖罚分明,不能因为奖,而看不到孩子的缺点,也不能因为罚,而忽略了孩子的长处。在这方面,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做法堪称经典,父母们不妨借鉴一下。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,有一天,他看到一个男生用砖头砸同学,遂将其制止,并责令该男生到校长室等候。陶行知先生回到办公室,见那个男生已在等候他,便掏出一块糖给他,对他说:“这是给你的奖励,因为你比我先到了。”接着又拿出一块糖递给他:“这也是给你的奖励,我不让你打同学,你立即停住了,说明你很尊重我。”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。陶行知先生又说:“据了解,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,说明你有正义感。”陶行知先生遂掏出第三块糖给他。这时,男生哭了,对陶行知先生说道:“校长,我错了,同学再不对,我也不能打他。”陶行知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:“你已认错,再奖励你一块,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。”对孩子打架这件事,陶行知先生处理得游刃有余,实在高明。这种奖中有罚、罚中有奖,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,确实是很多年轻父母应该学习的。
此外,不管对孩子进行什么样的奖励,都一定要讲究原则,而最起码的原则就是诚信。所以,在奖励孩子的问题上,父母一定要做到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因为孩子对父母的许诺一般都会记得很清楚,因此父母千万不要向孩子许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,而一旦许诺,就必须做到。如果因为某种客观原因,导致无法做到的,也一定要给孩子解释清楚。必要时,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进行补偿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13su.com/jiaoyan/qinzijiaoyu/353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