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偏科是孩子进入初中、高中后家长最担心也最常见的问题之一。实际上,偏科现象比较普遍。主要表现为:文科或理科成绩显著偏差;某一科目成绩突出,其他科目一般;或者几乎所有科目都很优秀,仅有一门相对较弱,比如外语等。这种情况到了中学阶段会变得更加普遍。作为家长,应当仔细分析孩子偏科的原因,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学习偏科的主要原因包括:
- 兴趣使然
- 兴趣与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。例如,“体育世家”的孩子可能更喜欢体育,“音乐世家”的孩子可能更倾向于音乐。在学校里,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个人魅力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偏好。现实中,有些学生擅长数理化,却对语文、历史、地理等科目感到困难,这可能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弱有关。
- 过早划分“主课”和“副课”
- 有些孩子、家长和教师过早地将课程分为“主课”(升学考试和高考必考科目)和“副课”。重视“主课”而忽视甚至轻视“副课”。更严重的是,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支持孩子的这种偏科行为。
- 教师影响
- 学生偏科学习很大程度受到教师的影响。学生通常因为喜欢某个科目的老师而对该科目产生兴趣,这有助于提高成绩;相反,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老师,也可能对该科目失去兴趣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种偏好会导致成绩下滑,削弱学生对该科目的信心。
- 家庭影响
- 家庭的文化氛围、家长的爱好以及职业差异也可能诱发学生的偏科倾向。例如,如果家长爱好音乐或体育,孩子可能就会偏向这些领域。研究发现,教师的子女往往更倾向于父母的专业领域。
- 学生自身原因
- 学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偏科的重要因素。根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,人类至少具有七种不同的智能类型:言语-语言智能、逻辑-数理智能、空间智能、音乐-节奏智能、身体-动觉智能、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。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,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偏好。
此外,兴趣差异也是导致偏科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泉,学生倾向于重视感兴趣的学科,而忽视那些不感兴趣的学科。
那么,面对孩子的学习偏科问题,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?
- 了解原因,有针对性地引导
- 首先需要明确孩子偏科的具体原因,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。如果孩子基础薄弱,家长可以寻求学校的帮助,请相关科目的老师辅导,或者请家教进行针对性补习。对于兴趣问题,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培养。
- 及时肯定孩子的进步
- 当孩子在弱势科目上取得进步时,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,以此激发孩子对该科目的兴趣。
- 因势利导,培养兴趣
- 对于不感兴趣的科目,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增加其趣味性,比如通过购物练习数学计算,通过讲述故事来提高写作兴趣。
- 在成就感中建立兴趣
- 鼓励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,比如查字典来学习新词汇,这样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求知欲。
总之,当孩子出现偏科现象时,家长不应忽视。采取适当的策略,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,促进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13su.com/jiaoyan/qinzijiaoyu/2937.html